我想静静阅读网 > 都市小说 > 古今物资交换助我暴富 > 第630章 大唐太初四年
    大唐汉民人口五百二十万左右,残存的匈奴、羌、氐、鲜卑,以及其他肤色五官和汉民没有太大区别的杂胡人口,主要是女子与高不过车轮的男丁,人口大约一百一十多万。
    因此,大唐下辖人口总数,应是六百三十多万!
    按照平均每个人口开垦耕种两亩半,便是一千三百多万亩粮食。
    事实上,大唐各郡县官府统计上来的,今年春耕的时候开垦耕种的土地面积差不多也是这个数。
    大唐官府主导的话,一般都是让种四成土豆,两成红薯,两成玉米,一成稻谷,一成小麦。
    如果按照一千三百五十万亩粮食计算的话,其中便是有五百四十万亩土豆,两百七十万亩红薯,两百七十万亩玉米,一百三十五万亩稻谷,一百三十五万亩小麦。
    由于整个淮河以北汉胡人口加在一起都只有六百三十多万,而偌大的疆域却只开垦耕种一千多万亩土地。
    自然都是可着最好的土地开垦,往往都靠近水源,且地势平坦肥沃。
    这样的土地种出来的土豆、红薯等粮食,产量绝对低不了。
    说起来,若是这些土地播种的仍然是以前传统的稻谷、小麦,那么人均两亩半左右的粮食,大唐百姓秋收以后的未来一年时间,怕是只能勉强温饱。
    不过种植的是来自于现代时空常建新送过来的现代改良过的土豆、红薯、玉米、稻谷、小麦种子,那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    土豆、红薯自不必说,平均亩产至少两千五百斤,总共八百一十万亩,便是超过两百亿斤的总产量。
    玉米、稻谷、小麦平均亩产也有五百斤左右,全部按照五百斤一亩计算,这三种粮食总共五百四十万亩,便也是超过二十七亿斤的粮食。
    大唐六百三十多万人口,哪怕平均每一个人口一年需要吃五百斤粮食,那也只需要不到三十二亿斤就够了!
    当然,土豆、红薯新鲜的话无法储藏太久,也就吃三个月左右。
    多余的土豆、红薯只能制作成淀粉或者粉条,而新鲜土豆红薯做成粉条,往往八到十斤才得一斤。
    按照十倍的缩水的话,两千五百斤的亩产,可就变成了两百五十斤,反而比玉米、稻谷、小麦还低了。
    不过各种粮食搭配着吃,从秋收到来年开春的三个月,以鲜土豆、红薯为主要粮食,快开春的时候,再把多余的土豆红薯制作成淀粉或者粉条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土豆、红薯的实际可用产量,怎么着也可以按照一千斤以上来计算,倒不至于真按照缩水十倍的两百五十斤计算。
    大唐今年秋收的粮食总产量,可能超过两百三十亿斤。
    但是大唐的粮仓不可能去储存到了春天就会发芽变质的新鲜土豆、红薯,只能储存玉米、稻谷、小麦等可以长时间储存的粮食。
    大唐也不可能把百姓们手上的玉米、稻谷、小麦全部征收了。
    今年大唐粮仓的存粮中的一部分,仍然靠使用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和常建新置换。
    这天晚上七点钟,常建新例行联系的时候,刘琨、刘绍便询问常建新今年可以置换的数量。
    去年常建新答应置换了四千七百万斤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。
    今年经济恢复不少,各行业销售增长,管理农贸公司的尤小柔经过一番评估,觉得今年应该能出货六千万斤以上。
    “今年便置换六千五百万斤吧!”这是常建新对尤小柔,以及古代时空刘琨、刘绍说的数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