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静静阅读网 > 玄幻小说 > 盗墓:我携永恒家族吞噬诸天 > 第318章 你不懂其中的道理
    这样的生活,其实也没那么难熬。
    陈四爷回头看了盲人一眼,平静地说:“这是必须做的,你不懂其中的道理。”
    陈四爷带领大家走进主排水道,这里通道的数量明显增加。
    他们仍然按照雕塑的方向来判断前进的道路。
    走了很久,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个出口。
    走近一看,上面是一口深井。
    看样子应该是通向一间墓室。
    而前面已经没有路了,到达了排水道的尽头。
    上面布满了石梁。
    众人都把手电筒照向井口,可以看到井口留有很多痕迹。这应该是陈四爷上次留下的。
    盲人看着井口附近的痕迹,啧啧赞叹道:“四爷您的手艺,真是精湛。”“应该记您一功。”
    “不愧是陈家。”
    盲人的话并不是有意调侃,而是真心夸奖。
    这个井口的缺口,一看就是用六根钢钎精心凿出来的。
    只是扩大了开口的范围,却没有破坏原有的结构。
    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对钢钎的力量掌握得非常准确!
    盗墓这个行业从民国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衰落。
    随着老一代人的逐渐离去,那些神奇的手艺也慢慢失传。这也是这个行业里传奇故事越来越少的原因。
    可以预见,总有一天,这个行业会完全消失。
    这是时代的必然。
    陈四爷听后冷笑一声:“没有真本事,我陈老四可不敢来这海陵王墓。”
    “当年这里全部都被水覆盖。”
    “我们是在水下进行挖掘工作的。”
    在场的人都露出几分惊讶的表情。
    在水下进行挖掘工作,比在水面上要困难百倍。
    能达到这种水平,简直不可思议。
    看来当年林峰那一队人里面有不少高手。
    他们不仅精通奇门遁甲寻找古墓,还能精确找到主墓室的位置,并进行了极其精准的挖掘。
    一旦有一点失误,上方的整个墓室就会坍塌。
    也只有像林峰这样胆大的人,才敢做这样的事。
    但要完成这类壮举,光靠胆大是不够的。
    还需要过硬的实力!
    “上面就是主墓室了。”
    林峰用手电筒晃了晃井口。
    “当年我就直接找到了主墓室的位置,没有探索南海王墓的其他区域。”
    “上去以后,大家一定要小心,生死有命。”
    “我们进去后,必须把电筒关掉。”
    那东海王陵透着几分神秘,墓墙上的彩绘材质独特。
    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消散,让人双目失明还会有幻觉。
    古墓里无法使用光源,这是个很大的麻烦。
    就算是再厉害的盗墓者,也难以在完全黑暗中挖掘古墓。
    不过墨镜对此毫不担心。
    对他来说,漆黑的环境正是他的天地。
    这东海王陵特别适合他。
    然而其他人脸上也没太多焦虑。
    既然已经知道这个情况,他们在出发前肯定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    “上去之后只能点犀角烛。”
    “这次收集的不多,得省着用。”
    林川提醒道。
    以前用犀角烛的时候,可以随意使用。
    只要能找到,别说犀角了,就是整头牛烤了也不在乎。
    但现在不能再这样做了。
    林川费了好大劲才弄到一些犀角做成的蜡烛。
    这次在东海王陵里的主要照明就靠这些蜡烛了。
    大家点点头,陆续顺着石桥往上,进入主墓室。
    犀角烛发出幽幽绿光,在照明效果上,蜡烛远远比不上手电筒和矿灯。
    即使点了好几根蜡烛,能见度依然很低。
    而且在绿光的照耀下,整个墓室显得格外阴森。
    他们就像是一群闯入东海王陵的幽灵!
    不过在场的人都是不简单的角色,心理上没有波动。
    墓室地面铺着方形石砖,砖面刻有古老的鱼形图案。
    这显然是在模仿古代船只的特点。
    沿海地区有蛋民,他们出海捕鱼,潜海采珠,形成了独特文化。
    而东海国的蛋民文化特色尤其鲜明,在古墓中随处可见。
    举着蜡烛的张云客、沉油瓶、林川等人稍微分散开来,让烛光覆盖更大的区域。
    这时大家才发现,主墓室其实并不大。
    他们环视四周,马上看见墙上大片的壁画。
    壁画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无数的眼睛和船只。
    这些眼睛都是用林川提到的那种特殊的矿料画的。
    只要墓室里有光线,这些眼睛……就会逐一睁开。
    但犀角烛的光对这些眼睛没什么影响。
    壁画大多描绘的是东海国船队在海上航行的情景。
    众人上来的方向是主棺台,而棺桌则散落在附近。
    当年林川在**的时候,把棺台震开了。
    “厉害啊三哥。”
    “直接定位到主棺台的位置,这样的本事,真让人佩服。”
    墨镜笑着说道。
    整个墓室里没有别的盗洞,只有他们上来的一个出口。
    这表明林川当初盗走棺椁时,整个过程是在墓内完成的。
    这样的技艺,确实不凡。
    难怪三哥在江湖上声名远扬。
    有人夸赞,林川心里很高兴,但没表现出来。
    游历江湖多年,他这只老狐狸早已修炼成喜怒不露声色的本领。除了壁画,墓室里还有一些奇怪的巨大黑影。
    林怀远举着蜡烛,靠近其中一个黑影。
    众人这才看清,那是一艘石舟。
    石舟停在墓室 ** 。
    在舟船上,矗立着许多木偶,肤色白得像纸一样,姿态栩栩如生。
    这些木偶穿着由金线织成的锦缎华服,男女都有。
    尽管颜色因氧化变得暗淡,但它们的状态却出奇地完好。
    木偶面部的线条雕刻得非常精细,
    特别是那表情……仿佛真人般鲜活。
    这些木偶没有一点拼接的痕迹,显然是从完整的身体上直接取出,而且历经千年依旧完好。
    大家无不惊叹,南疆国在其他方面或许 ** 平常,
    但在制造这些木偶的技术上,确实是独树一帜的存在。
    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木偶的指甲都非常修长。
    如果技艺精湛,能完整剥离,指甲和头发甚至还能继续生长。林帆继续往前走了一段。
    借着他手中的烛光看去,这样的石质船只在墓室中还有三四艘。
    “快看上面。”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林婉忽然开口提醒道。
    众人之前一直专注于主墓室的结构与布置,没注意到头顶。
    经林婉这么一说,大家才纷纷抬起头往上看。
    他们这才发现,在主棺台的上方,居然还挂着一艘船。
    这艘船不是用石头做的。
    就连犀角蜡烛那微弱的光,似乎都能轻松穿透它的船身。
    一想到南疆王墓中的那些木偶,众人心里已经明白了个大概。
    这是用特殊技艺制作的木偶船。
    这艘船竟用了如此珍贵的材料来打造,还放在主棺台的上方,
    其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。
    “我去看看?”
    林婉看向林峻,用眼神征询他的意见。
    林峻微微点头。
    在得到林峻的允许后,林婉立刻抬头望向墓室顶部。
    她在寻找可以支撑的地方。
    这艘船离地面有三四米高,如果不借助外力根本无法看清里面。
    林婉环顾四周,发现这墓室顶部没有石梁可以依靠。
    林帆和一位同伴这时来到她身边。
    三人只是交换了一个眼神,就已经心照不宣。
    林帆和同伴一起把林婉托起来,她身形轻盈地跳起。
    这艘船挂在上方,不知道是用什么方式固定的。
    林婉的手掌轻轻搭在船边,双脚勾住墓顶的一个小凸起。
    她用这种微妙的平衡,在空中保持稳定。
    林婉的这个动作,让吴家两兄弟和那个戴墨镜的男人眼前一亮。
    这姑娘的身手,真是一流。
    “轻功,难得一见啊。”
    “凭你这样的本事,就算这条船是用木偶做的,你站上去也绝不会掉下去。”
    眼镜男赞叹道。
    荧幕里的飞檐走壁当然都是假的,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做到。
    但轻功这门功夫,自古就有。
    初学者要在装满水的巨大陶缸边缘练习行走。
    这便是俗语中提到的“跑缸沿”。
    接着背着装有铁砂或铅的袋子练习,还要泡上猪血,这样练上半个月或二十一天。
    每天从缸里舀出一勺水,同时往袋子里添一小块或几两的铁砂或铅。
    再练一个月或二十一天,重复加水加料,直到缸里的水被舀干,袋子里的重量达到五斤为止。这时便能轻松在空缸沿上行走。
    之后换上装满铁砂的大簸箕,照样继续在簸箕沿上练习。
    这种轻功需要从小开始练起。
    陈三川、陈二河和眼镜男都看了眼周宇他们。
    看来这几个人,并非泛泛之辈。
    周小丽没理眼镜男的话,只是朝下面的人挥了挥手。
    “蜡烛。”
    周大川把左手的蜡烛轻轻抛上去,周小丽稳稳接住。
    在烛光映照下,船上的状况一目了然。
    几分钟后,周小丽扔下蜡烛,自己也像燕子一样轻巧落地。
    她简要讲述了一下在船上的所见。
    船上摆了不少陶瓷小人,大概是为了装饰。
    这种材质比起石头来说,更难保存。
    周小丽发现船上有许多像是虫蛀的小洞,还有一些可能是人为损坏的痕迹。显然,上次陈三川来的时候也检查过这条船。
    这条船造得十分精致,应该算是当时的大家伙。
    上面有许多细节用贝壳点缀,还用了掐金丝工艺,嵌着珍珠、珊瑚、朱砂石和海蓝石的碎片。
    雕刻出的船舷栏杆和船桨,还有些陶瓷小人摆放在船上,应该是当作水手装饰用的。